各县(市、区)民族宗教局,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古雷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党群办(党办)或管办:
现将《市民族宗教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
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2019年3月12日
市民族宗教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系列会议精神为主线,集中力量打赢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战,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引导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持续解决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全市民族宗教领域稳中向好。
(一)民族宗教领域弘扬主旋律取得新成效。把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分级分类参加、开展专题培训;扎实开展争当合格党员主题教育;引导全市民族宗教工作者及民族宗教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五个认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一是持续抓好挂钩帮扶、造福工程、整村推进、特色产业等措施,一年来各级财政下达扶持资金和各挂钩帮扶单位投入民族乡村帮扶资金共达3808.7万元。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少数民族人口676人全部脱贫;我市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平和崎岭乡合溪村和漳浦赤岭乡土塔村、湖西乡后洞村、平和山格镇土田村等3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推动发展特色经济。华安县高安镇坪水村、新圩镇官畲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效突显,官畲村入选福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与旅游村名单;龙海市隆教乡、漳浦县赤岭、湖西乡特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诏安县美营村果蔬、汀洋村八仙茶等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有效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稳定就业和增收。据统计2018年3个民族乡经济总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1.58元,增长10.6%。
三是补齐民生短板。实施宗教慈善助推贫困户脱贫工作,市、县宗教团体、个人与65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投入帮扶资金及生活用品折价41万元。组织男女青年5人参加省厅少数民族月嫂、贫困村村主干等培训;筹集5.6万多元帮扶局机关干部挂钩的红星乡新林村贫困户8户用于改善生活。投入42万元扶持4所民族中小学寄宿制改扩建工作;向30名学生发放高考录取少数民族助学金12万元;投入38万元扶持4所卫生院所设施建设;组织2批医疗专家深入民族乡为800人次义诊送药。
(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以“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第十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各县(市、区)民宗部门积极响应、创新形式,共召开38场座谈会、举办8场文艺晚会或民族节庆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和信息21万份(条)、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感召力不断拓展;主动对接协调在漳务工少数民族子女就学等各项服务管理工作,芗城区南坑社区被列入全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联系点。选送节目参加第五届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活动,其中高山族舞蹈《家园》获演出三等奖、创作三等奖,我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组团参加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计获得2金4银5铜。其中龙海市民族中学陀螺男子团体获得1金2铜,陀螺女子团体获得1银1铜;华安县高山族表演队获表演项目1金1银。我市少数民族体育代表团荣获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我局、体育局共同荣获优秀组织奖,另有一批运动队及运动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积极筹备“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的各项工作。
(四)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取得新突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中央宗教工作督查和省委开展全省宗教工作自查提出的问题,一一列出清单明确方案,制定措施抓好整改,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一是开展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认真落实中央12部门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二是开展对全市违规建造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承包经营寺观治理工作,排查大型露天宗教造像8尊(群),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开展治理工作。三是开展宗教非法出版物查处整治工作,查处涉宗教非法出版物200本,当场责令销毁。四是开展宗教界从事殡葬服务专项治理工作。摸底排查宗教活动场所从事殡葬服务的共有26处。墓地一块50亩。按照省委统战部等4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宗教活动场所开展骨灰存放服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抓好治理和规范工作。五是开展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针对未成年人举办的培训班、托管班、学习班专项治理工作。依法先后叫停筹办、拟办的有8个班次500余人。六是开展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专项治理工作。排查出基督教私设聚会点26处,已经纳入“堂带点”管理9处,教育引导劝散8处、临时活动点登记管理3处,拟依法设立登记基督教聚会处3处,综合治理取缔2处。七是开展全市性宗教团体财务检查审计工作。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市性4个宗教团体财务开展检查审计,进一步规范团体财务管理工作。
(五)加强宗教界队伍建设有新作为。指导各县(市、区)民宗部门落实完成300处宗教活动场所换证工作;年抽查25%以上重点宗教场所,全力打造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程;指导漳浦县、云霄县基督教成立团体,指导诏安县基督教、漳浦县天主教顺利完成团体换届;引导宗教团体、活动场所(民间信仰)落实国歌、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寺观教堂(宫庙),宗教界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广泛开展以“大学习”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抓好宗教政策法规和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学习培训。组织参加国宗局、省民宗厅宗教专项工作培训6个班次,组队参加全省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知识竞赛总决赛。组织全市150余名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参加省社会主义学院原巡视员郑立勇来我市作党的宗教理论专题讲座;举办全市性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安全培训班培训110人;举办天主教神职人员及信徒骨干政策法规培训班培训22人;年度宗教工作经费安排48万元给市级爱国宗教团体开展培训,市县两级民宗局、全市性协会组织培训12个班次,发放《条例》学习手册3000多本,培训宗教工作干部、宗教界人士820余人次。
(六)民间信仰管理谱写新篇章。持续开展普查补缺补漏工作。完成对24座省民间信仰联系点的备案管理工作。持续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全市纳入登记管理的564座均按创建标准提升管理建设水平,已授牌63座,授牌率达12%。我市开展的“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得到省厅的充分肯定并被列入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十件大事,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在《中国宗教》杂志刊登介绍。该创建活动列为全市助推移风易俗工作落实“六大行动”之一。持续支持对台交流节会品牌,今年东山县举办第十届海峡论坛·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云霄县举办第七届海峡两岸(福建云霄)开漳圣王文化节,台商投资区举办保生大帝研讨会,我市宫庙代表赴台参加省道协主办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宫庙叙缘交流会活动,均有力推动对台交流交往交融。今年我市宫庙组织到台湾参访62批次、1492人次,接待台湾参访团404批次、34825人次。
(七)民族宗教工作队伍展现新面貌。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业务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整改主体责任,认真履行 “一岗双责”,落实“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问责清单”,局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开展廉政谈话。全市民族宗教系统执法队伍建设加强,11个县(市、区)民族宗教局均具备宗教工作执法主体资格,均具备2名以上执法资格人员。本局共新制定修订15项机关内部规章制度(其中新制定12项、修订3项),内容涉及党的建设、机关建设、干部人事管理等工作领域。按时按质将市委巡察组巡察提出的问题整改意见落实整改到位。持续促进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干部主动思考、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我局被评为2015年至2017年度省级文明单位、2018年度市一级平安单位。
一年来,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富有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市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如,民族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较突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齐抓共管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时有发生;乱滥建寺庙、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的整治尚未彻底,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和非法宗教活动治理任重道远等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关键之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加强建设富美新漳州,奋力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