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10月18日,漳州市道教协会在漳州武庙举办关帝文化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谢荣增,市民族宗教局、市委台办分管领导,两岸各地、各省、海外道教团体代表、宫庙负责人,各大高校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近千人参加活动,增进两岸道教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闽台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柬埔寨、老挝、香港等地的关帝信众齐聚漳州武庙,按照传统礼制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共襄盛典,表达了对关圣帝君的敬仰之情。现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谢荣增和台湾省道教会副理事长林明华共同为“登仙”石碑揭彩。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关帝文化的致敬,更是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的见证。漳州市道教协会会长、漳州武庙管委会主任郑金川向山西运城解州关帝祖庙、台湾省道教会、台湾新竹玄定慈观院、台湾宜兰道教会赠送了独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关公雕像”,共同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据了解,关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西运城是关公的故里,运城解州关帝祖庙是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其庙藏文物“明代关帝金身”在海内外信众中,享有极高的影响力。漳州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关帝信仰是漳州主要的道教和民间信仰,据不完全统计,全境主祀关帝的宫庙有190多座。漳州武庙亦称古武庙,北宋始建,系漳州地区首座历经千年的关帝庙,也是漳州及台湾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也是山西运城解州关帝祖庙的“关公文化交流基地”。2009年,漳州武庙被确定为首批对台交流重点宫庙。(来源:漳州市道教协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