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诏安县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谱好产业、文化、生态“三部曲”,奏响民族村乡村振兴“最强音”。
一是谱好“产业曲”,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发挥“有山有海有平原”和富硒土壤等优势资源禀赋,培育壮大“一株菜(设施蔬菜)、两棵树(青梅、八仙茶)、三海产(牡蛎、白对虾、贝类)”等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截至目前,西潭镇美营村大棚蔬菜5000多亩,年产值达6000万元;白洋乡汀洋村种植八仙茶面积3000多亩,全村家家户户均有种植茶叶,现有茶叶加工厂67家,年产值上亿元。
二是谱好“文化曲”,奏响乡村文明“交响乐”。用好“六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托县镇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所(站)宣传教育阵地,实现常态化宣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专项宣传教育有机结合。2023年以来,在六个民族村开展相关活动100余场,发放相关宣传手册10000余册。
三是谱好“生态曲”,开启乡村环境“美颜键”。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处理,打造乡村环境“高颜值”。截至目前,六个民族村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2公里;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铺设供水管网24公里。(来源:诏安县民族宗教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