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城隍庙座落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靖城村中华路45号,距离漳州市区20公里。南靖城隍庙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56年)县尹韩景晦建此庙为祭祀城隍公、妈之用。明洪武年间(1394年)知县杨通重修,万历年间(1593年)知县陈宗愈改建,清康熙年间(1708年)知县陈汝咸书本名“城隍庙”一直沿用至今。城隍庙在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时,红十五军政治部旧址就设立在城隍庙,随后分兵南靖各地开展活动,顺利完成宣传、筹款等任务。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重要战役,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83年11月城隍庙被列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登记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于1993年重建。主殿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庙中主神供奉城隍公、城隍妈、小城隍、察布司并供奉有武圣帝君、海神妈祖娘娘、福德正神等。城隍庙主体建筑为二进合院式风格风貌,具有闽南古建筑特色。2014年在全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下,扩建门楼建立“原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纪念馆”为传承红军精神,做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南靖城隍庙作为红十五军指战员宣传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涌现了无数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场面,留下许多红色印记和革命故事。1996年1月24日,参加过漳州战役、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为重修南靖城隍庙暨原红十五军政治部遗址奠基,并题写“继承和发扬红军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如今,南靖城隍庙被南靖县、漳州市有关部门列为“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和“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