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局各科室、宗教事务服务中心、诏安县民族宗教局:
按照《市委办关于调整市直单位精准帮扶贫困群众挂钩联系村的通知》(漳委办明电〔2018〕7号)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特制定精准帮扶贫困群众挂钩联系村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全系统力量,深入开展精准帮扶贫困群众工作,确保我局挂钩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二、工作任务
(一)帮扶对象
诏安县红星乡新林村贫困村民8户
1.许扁瑞。
挂钩干部:蒲少城(党组书记、局长)。
2.许玉灵。
挂钩干部:林德安(党组成员、副局长)。
3.许扁生。
挂钩干部:吴火进(党组成员、副局长)。
4.许得泉。
挂钩干部:郑溪华(党组成员、副局长、党支部书记)。
5.许春城。
挂钩干部:肖学文(调研员)。
6. 许两金
挂钩干部:李旭春(副调研员)。
7. 许舜明。
挂钩干部:陈映卿(办公室主任)、蓝敬元(民族科长)、林玉鹏(民间信仰科长)。
8.许文藤。
挂钩干部:李建政(宗教科主任科员)、郭伟斌(宗教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李燕华(办公室副主任)。
(二)帮扶目标
进一步改善他们现有的生活状况,确保帮扶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子女上学的,不因贫困而辍学;有危重病人的,能得到及时医治;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能实现再就业;每户帮扶对象年上门走访慰问不少于2次。
三、帮扶内容
1.开展精准帮扶工作。根据帮扶对象不同就业意向、劳动者技能、身体状况以及经营环境、条件等情况,以集体组团帮扶为主、“一对一”帮扶为辅的方式,对诏安县红星乡新林村8户贫困户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到户,重点做好治病、助学、就业、创业四个方面工作,多渠道、多途径为贫困群众出谋划策、寻找帮扶办法,开展慰问和帮扶活动,切实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给他们带去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使每个贫困户能切身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采取“输血”与“造血”结合,以“造血”为主的开发式帮扶方法,逐步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对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主要采取“输血”救助方式实现脱贫。
2.开展宗教慈善助困活动。引导宗教界发挥服务社会、服务人群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以宗教公益慈善感化人心。
3.开展挂钩共建活动。加强与挂钩联系村所在地诏安县民宗局、红星乡共建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加大财力、物力支持,有效促进精准帮扶贫困群众挂钩联系村新林村建设。诏安县民宗局分管领导:林贺迎(副局长),红星乡分管领导:沈桂东(党委副书记)。
四、工作要求
为把精准帮扶贫困群众挂钩联系村工作落到实处,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蒲少城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德安和调研员肖学文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挂钩联系村工作。联络员:林进宗。局主要领导要到挂钩联系村进行扶贫调研,召开精准扶贫专题会议,结合挂钩联系村、挂钩户实际情况,研究部署帮扶工作方案。由肖学文、林进宗两位同志具体负责做好结对帮扶活动的日常工作以及帮扶方案的跟踪和落实,确保工作有针对性、推进有硬措施、督查有严要求、效果有新突破。
附件:诏安县红星乡新林村基本情况。
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2018年4月10日
附件:
诏安县红星乡新林村基本情况
新林村地处诏安县红星乡北部,距离诏安县城27公里,距离乡政府3公里,南邻园林村,平均海拔70米,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新林村是闽南苏区诏安的老区基点村,全村总人口318户1123人,11个村民小组,党员43名。耕地面积450亩,山地7200亩(其中青梅种植面积2000亩,茶种植面积50亩)。村民务农和外出务工较普遍。新林村2016年村财收入148.8881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3元。2017年村财收入239.1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73元。
2017年全村脱贫7户17人,已脱贫转稳定脱贫4户14人,目前剩余贫困人口1户3人。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户、72人(国家级贫困标准19户60人、省定贫困标准4户12人),其中低保户11户28人。2016年度已脱贫人口15户51人,尚余 8户21人未脱贫。